國家癌症中心
不良生活方式正偷走健康
保健時報記者 董超
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.9萬人。近10多年來,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.9%的增幅,死亡率每年保持2.5%的增幅,與歷史數據相比,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。中國腫瘤發病居前五位的依次為肺癌、胃癌、結直腸癌、肝癌和乳腺癌。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院長王平曾表示,分析高發癌症的誘因,大多與生活方式和環境有關。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久坐、高脂飲食、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,正在「偷走」我們的健康。
世界衛生組織曾發文稱,癌症是生活方式病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。近日,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2020版《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》,為常見癌症的預防和篩查提出了建議。
肺癌
40歲以上要篩查,避免吸煙與被動吸煙
肺癌的高危對象為年齡>40歲,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:一是吸煙≥20年包(年包指每天吸煙多少包乘以持續多少年,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續20年或每天2包持續10年),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;二是被動吸煙;三是有職業暴露史(石棉、鈹、鈾、氡等接觸者);四是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;五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。對於這類人群建議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。
當然,任何治療都不如預防重要,如果能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就能從源頭上控制肺癌的發生。預防肺癌要做到:戒煙;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;注意避免室內空氣污染,如被動吸煙、接觸油煙等;大氣嚴重污染時,避免外出;有呼吸系統疾病者要及時進行規範治療。
胃癌
60歲以上不可掉以輕心,要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結構
胃癌的高危人群為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: 60歲以上,中度及重度萎縮性胃炎,慢性胃潰瘍,胃息肉,胃黏膜巨大皺褶征,良性疾病術後殘胃,胃癌術後殘胃,幽門螺桿菌感染者,明確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,惡性貧血,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癌家族史。
年齡>40歲有腹痛、腹脹、反酸、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癥狀,並有慢性胃炎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者,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。
預防要做到: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,不暴飲暴食;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;減少食用生冷、辛辣、過熱、過硬的食物及熏制、腌制等高鹽食物;戒煙;少喝或不喝烈性酒;放鬆心情,合理減壓。
結直腸癌
40歲以上有癥狀要檢查,運動和飲食是防癌兩大利器
大腸癌高危對象為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;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癥狀(指有以下任意癥狀持續兩周以上:大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形狀改變、大便性質改變、腹部固定部位疼痛)的人群;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;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;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;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;診斷為遺傳性大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,年齡超過20歲。大腸癌篩查從45歲開始,無論男女,每年1次大便隱血檢測。
預防可從飲食和運動開始: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生,堅持體育鍛煉,避免肥胖;健康膳食,增加粗纖維、新鮮水果攝入,避免高脂和適量高蛋白飲食;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,具體使用須諮詢醫生;戒煙,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。
肝癌
慢性肝炎患者必須定期篩查,不飲酒飲食清淡
肝癌被稱為「癌中之王」,因其早期基本無癥狀,故很難被人覺察,往往發現時為時已晚,導致死亡率頗高。肝癌的高危人群為男性35歲以上、女性45歲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:慢性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者,有肝癌家族史者,肝硬化患者,藥物性肝損傷患者,遺傳性代謝病患者,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,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。男性35歲以上、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。
預防肝癌可以選擇接種乙肝疫苗;慢性肝炎患者應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以控制肝炎病毒的複製;戒酒或減少飲酒;清淡飲食,減少油膩食物攝入;避免發霉食物的攝入。
乳腺癌
40歲以上定期篩查,母乳餵養能降低發病率
乳腺癌是女性高發腫瘤,其高危人群為: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;既往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;有明顯的遺傳傾向。建議一般女性40歲開始篩查,推薦每1~2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檢查。
預防乳腺癌要做到: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遠離煙酒,合理營養,保持健康體重,堅持鍛煉;適時生育,母乳餵養;參加乳腺篩查,定期體檢。
>>>>
20萬名腫瘤患者10年生存報告表明:
5年總生存率與歐美水平相當
4月16日,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一份惡性腫瘤患者的10年隨訪生存報告。該報告分析了在該院確診並住院治療的20餘萬例惡性腫瘤患者的整體生存情況,顯示2008~2017年患者的3年和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77.4%和71%,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相當。據悉,這是國內首個病例超過20萬的單中心、大規模、多病種的惡性腫瘤長期隨訪生存報告。
該報告涵蓋了乳腺癌、胰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肺癌等十餘種腫瘤患者的生存情況。由於不同瘤種存在特性差異,患者的生存情況有較大區別。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首診確診的乳腺癌、胰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90%和11.4%,雖然相差較大,但兩個瘤種的生存情況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。
報告顯示,十年來,不少腫瘤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有明顯提升,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規範化治療理念的推行和診療技術的發展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:「該生存報告提示,無論是乳腺癌,還是胰腺癌,抑或是其他的惡性腫瘤,早預防、早發現及規範診治仍然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基石,絕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經過規範的診治均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預後。報告也再次證實,將防癌抗癌的關口前移可有效減少因病情貽誤導致的死亡。40歲以後應每年定期做防癌體檢,這是腫瘤得以積極防控、提高早診率的有效途徑。」 (孫國根 王廣兆 周昌明)
文中圖片來自網路
編輯 || 董超 李娜
值班主任 || 范宏博
轉載及投稿 || 010-62969002轉8486
郵箱:[email protected]
「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」這些不良生活方式,正在偷走你的健康
國家癌症中心
不良生活方式正偷走健康
保健時報記者 董超
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,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.9萬人。近10多年來,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.9%的增幅,死亡率每年保持2.5%的增幅,與歷史數據相比,癌症負擔呈持續上升態勢。中國腫瘤發病居前五位的依次為肺癌、胃癌、結直腸癌、肝癌和乳腺癌。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院長王平曾表示,分析高發癌症的誘因,大多與生活方式和環境有關。很多人習以為常的久坐、高脂飲食、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,正在「偷走」我們的健康。
世界衛生組織曾發文稱,癌症是生活方式病,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。近日,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2020版《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》,為常見癌症的預防和篩查提出了建議。
肺癌
40歲以上要篩查,避免吸煙與被動吸煙
肺癌的高危對象為年齡>40歲,至少合併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:一是吸煙≥20年包(年包指每天吸煙多少包乘以持續多少年,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續20年或每天2包持續10年),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;二是被動吸煙;三是有職業暴露史(石棉、鈹、鈾、氡等接觸者);四是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;五是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瀰漫性肺纖維化病史。對於這類人群建議行低劑量螺旋CT篩查。
當然,任何治療都不如預防重要,如果能保持良好生活習慣,就能從源頭上控制肺癌的發生。預防肺癌要做到:戒煙;有職業暴露危險的人群應做好防護措施;注意避免室內空氣污染,如被動吸煙、接觸油煙等;大氣嚴重污染時,避免外出;有呼吸系統疾病者要及時進行規範治療。
胃癌
60歲以上不可掉以輕心,要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結構
胃癌的高危人群為凡有下述情況之一者: 60歲以上,中度及重度萎縮性胃炎,慢性胃潰瘍,胃息肉,胃黏膜巨大皺褶征,良性疾病術後殘胃,胃癌術後殘胃,幽門螺桿菌感染者,明確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,惡性貧血,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腸癌家族史。
年齡>40歲有腹痛、腹脹、反酸、燒心等上腹部不適癥狀,並有慢性胃炎等病變以及有腫瘤家族史者,應根據醫師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。
預防要做到: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,不暴飲暴食;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;減少食用生冷、辛辣、過熱、過硬的食物及熏制、腌制等高鹽食物;戒煙;少喝或不喝烈性酒;放鬆心情,合理減壓。
結直腸癌
40歲以上有癥狀要檢查,運動和飲食是防癌兩大利器
大腸癌高危對象為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;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癥狀(指有以下任意癥狀持續兩周以上:大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形狀改變、大便性質改變、腹部固定部位疼痛)的人群;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;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;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;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;診斷為遺傳性大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,年齡超過20歲。大腸癌篩查從45歲開始,無論男女,每年1次大便隱血檢測。
預防可從飲食和運動開始: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生,堅持體育鍛煉,避免肥胖;健康膳食,增加粗纖維、新鮮水果攝入,避免高脂和適量高蛋白飲食;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葯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,具體使用須諮詢醫生;戒煙,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。
肝癌
慢性肝炎患者必須定期篩查,不飲酒飲食清淡
肝癌被稱為「癌中之王」,因其早期基本無癥狀,故很難被人覺察,往往發現時為時已晚,導致死亡率頗高。肝癌的高危人群為男性35歲以上、女性45歲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:慢性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者,有肝癌家族史者,肝硬化患者,藥物性肝損傷患者,遺傳性代謝病患者,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,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。男性35歲以上、女性45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。
預防肝癌可以選擇接種乙肝疫苗;慢性肝炎患者應儘早接受抗病毒治療以控制肝炎病毒的複製;戒酒或減少飲酒;清淡飲食,減少油膩食物攝入;避免發霉食物的攝入。
乳腺癌
40歲以上定期篩查,母乳餵養能降低發病率
乳腺癌是女性高發腫瘤,其高危人群為: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的患者;既往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;有明顯的遺傳傾向。建議一般女性40歲開始篩查,推薦每1~2年進行一次乳腺X線檢查。
預防乳腺癌要做到: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遠離煙酒,合理營養,保持健康體重,堅持鍛煉;適時生育,母乳餵養;參加乳腺篩查,定期體檢。
>>>>
20萬名腫瘤患者10年生存報告表明:
5年總生存率與歐美水平相當
4月16日,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了一份惡性腫瘤患者的10年隨訪生存報告。該報告分析了在該院確診並住院治療的20餘萬例惡性腫瘤患者的整體生存情況,顯示2008~2017年患者的3年和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77.4%和71%,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治療的惡性腫瘤患者相當。據悉,這是國內首個病例超過20萬的單中心、大規模、多病種的惡性腫瘤長期隨訪生存報告。
該報告涵蓋了乳腺癌、胰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肺癌等十餘種腫瘤患者的生存情況。由於不同瘤種存在特性差異,患者的生存情況有較大區別。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首診確診的乳腺癌、胰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90%和11.4%,雖然相差較大,但兩個瘤種的生存情況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。
報告顯示,十年來,不少腫瘤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有明顯提升,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規範化治療理念的推行和診療技術的發展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:「該生存報告提示,無論是乳腺癌,還是胰腺癌,抑或是其他的惡性腫瘤,早預防、早發現及規範診治仍然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基石,絕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經過規範的診治均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預後。報告也再次證實,將防癌抗癌的關口前移可有效減少因病情貽誤導致的死亡。40歲以後應每年定期做防癌體檢,這是腫瘤得以積極防控、提高早診率的有效途徑。」 (孫國根 王廣兆 周昌明)
文中圖片來自網路
編輯 || 董超 李娜
值班主任 || 范宏博
轉載及投稿 || 010-62969002轉8486
郵箱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