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,朱元璋通過多年的征戰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不可否認的是,明朝的出現讓漢人從元朝中得到了解脫。即使是明朝建立之後,殘餘的元朝勢力仍然在北方活動,明朝建立之後,天下並不太平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明朝剛剛建立時,天下並不太平。在古代史上,無論是哪一個朝代,在歷史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記載,即使是夏朝也是如此。值得一提的是,大部分朝代的史籍資料都是下一個王朝進行記載的,因此這就難免出現問題。
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是下一個勝利的王朝進行記載,那麼明朝滅亡之後,明史的記載就是清朝史官的事了。更為重要的是,明史的編寫時間達到了94年,恐怕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史書能夠超越明史了。從順治二年開始,開始修明史。
一直到了乾隆四年,明史才完成。這一期間經歷了94年的時間。雖說明史修了94年的時間,但是明史中的錯誤也是很多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94年中,並不是所有時間都在修明史。這其中有一部分時間是停止的,換句話說,修明史的史官是更換了非常多的。
在歷史上,像這樣修史書的方法,極為罕見。清朝在剛剛建立的初期,是戰爭不斷的。原因就是清初的時候,天下並不穩定,這時候的清朝只能夠全身心投入戰爭,對明史的修建肯定是不重視的,到了康熙帝時期,修明史也是屢次停止的。
直到到了乾隆帝時期,明史才修著完成。明史中出現了很多錯誤,比如說魯王朱以海之死,明史記載了朱以海是鄭成功所殺,可是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來看,朱以海不是被鄭成功所殺,反而鄭成功對朱以海有恩。上世紀50年代金門挖出朱以海之墓,發現了朱以海是病逝的。
除了朱以海之外,明史的記載還有很多錯誤,其中之一就是關於明朝開國功臣孫興祖的記載。對於明朝來說,孫興祖無疑是開國功臣,更是為明朝建功立業的。在2014年的時候,河北青縣流河鎮姚庄村的一個農民家庭,發現了一封明朝詔書。
這封詔書已經存在了六百餘年的時間,同時這份詔書引來了專家的鑒定,經過鑒定之後,專家可以肯定這封詔書是真跡。這是朱元璋寫給燕山侯孫興祖後人的詔書。也就是說,這是當時朱元璋就寫給孫興祖後人的詔書,由此說來,內容毋庸置疑。
這封詔書的內容肯定是要比明史記載的更為準確。孫興祖是安徽鳳陽人,為人十分低調,在古代史上,孫興祖的知名度非常低。可是孫興祖作戰勇猛,常年追隨徐達征戰天下,在當時來說,孫興祖就是徐達的左膀右臂。對此,明史記載了」孫興祖,濠人。從太祖渡江,積功為都先鋒。戰龍江,遷統軍元帥。「
可是,孫興祖征戰沙場多年,卻是戰死沙場。對此明史記載為」洪武三年,帥六衛卒從達出塞,次三不剌川,遇敵,力戰死,年三十五。太祖悼惜之,追封燕山侯,謚忠愍,配享通州常遇春祠。「也就是說,孫興祖死的時候僅僅35歲。
2014年,河北青縣一位農民發現了一封詔書,正是這封詔書,改變了史書記載的內容。也就是說,明史的記載被推翻。這封詔書記載了孫興祖的個人信息和官職、功勛等,也記載孫興祖真正的死亡時間。詔書的內容就是」洪武五年,燕山侯興祖征沙漠黑龍江;八年,征大石崖;十三年,任燕山右護衛;二十三年,征以都寧夏回還。九月,老疾而終。「
也就是說,孫興祖死於洪武23年,即1390年,享年56歲。同時孫興祖也不是戰死沙場,而是「老疾而終」。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,無疑是兩個可能。第一就是明史記載錯誤,另一個就是這段歷史被篡改過。至於是哪一種,後人就不得而知了。
朱元璋詔書被發現,明朝史書記載將推翻
明朝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,朱元璋通過多年的征戰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不可否認的是,明朝的出現讓漢人從元朝中得到了解脫。即使是明朝建立之後,殘餘的元朝勢力仍然在北方活動,明朝建立之後,天下並不太平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明朝剛剛建立時,天下並不太平。在古代史上,無論是哪一個朝代,在歷史上都有屬於自己的記載,即使是夏朝也是如此。值得一提的是,大部分朝代的史籍資料都是下一個王朝進行記載的,因此這就難免出現問題。
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是下一個勝利的王朝進行記載,那麼明朝滅亡之後,明史的記載就是清朝史官的事了。更為重要的是,明史的編寫時間達到了94年,恐怕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史書能夠超越明史了。從順治二年開始,開始修明史。
一直到了乾隆四年,明史才完成。這一期間經歷了94年的時間。雖說明史修了94年的時間,但是明史中的錯誤也是很多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這94年中,並不是所有時間都在修明史。這其中有一部分時間是停止的,換句話說,修明史的史官是更換了非常多的。
在歷史上,像這樣修史書的方法,極為罕見。清朝在剛剛建立的初期,是戰爭不斷的。原因就是清初的時候,天下並不穩定,這時候的清朝只能夠全身心投入戰爭,對明史的修建肯定是不重視的,到了康熙帝時期,修明史也是屢次停止的。
直到到了乾隆帝時期,明史才修著完成。明史中出現了很多錯誤,比如說魯王朱以海之死,明史記載了朱以海是鄭成功所殺,可是根據後世的考古發現來看,朱以海不是被鄭成功所殺,反而鄭成功對朱以海有恩。上世紀50年代金門挖出朱以海之墓,發現了朱以海是病逝的。
除了朱以海之外,明史的記載還有很多錯誤,其中之一就是關於明朝開國功臣孫興祖的記載。對於明朝來說,孫興祖無疑是開國功臣,更是為明朝建功立業的。在2014年的時候,河北青縣流河鎮姚庄村的一個農民家庭,發現了一封明朝詔書。
這封詔書已經存在了六百餘年的時間,同時這份詔書引來了專家的鑒定,經過鑒定之後,專家可以肯定這封詔書是真跡。這是朱元璋寫給燕山侯孫興祖後人的詔書。也就是說,這是當時朱元璋就寫給孫興祖後人的詔書,由此說來,內容毋庸置疑。
這封詔書的內容肯定是要比明史記載的更為準確。孫興祖是安徽鳳陽人,為人十分低調,在古代史上,孫興祖的知名度非常低。可是孫興祖作戰勇猛,常年追隨徐達征戰天下,在當時來說,孫興祖就是徐達的左膀右臂。對此,明史記載了」孫興祖,濠人。從太祖渡江,積功為都先鋒。戰龍江,遷統軍元帥。「
可是,孫興祖征戰沙場多年,卻是戰死沙場。對此明史記載為」洪武三年,帥六衛卒從達出塞,次三不剌川,遇敵,力戰死,年三十五。太祖悼惜之,追封燕山侯,謚忠愍,配享通州常遇春祠。「也就是說,孫興祖死的時候僅僅35歲。
2014年,河北青縣一位農民發現了一封詔書,正是這封詔書,改變了史書記載的內容。也就是說,明史的記載被推翻。這封詔書記載了孫興祖的個人信息和官職、功勛等,也記載孫興祖真正的死亡時間。詔書的內容就是」洪武五年,燕山侯興祖征沙漠黑龍江;八年,征大石崖;十三年,任燕山右護衛;二十三年,征以都寧夏回還。九月,老疾而終。「
也就是說,孫興祖死於洪武23年,即1390年,享年56歲。同時孫興祖也不是戰死沙場,而是「老疾而終」。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,無疑是兩個可能。第一就是明史記載錯誤,另一個就是這段歷史被篡改過。至於是哪一種,後人就不得而知了。